AR風向

#119

AR讓恐龍復活了!「臺博掌上博物館」結合室內定位導覽系統打造多元教育服務

AR擴增實境成為博物館典藏加值與民眾展覽體驗的未來趨勢

(圖片說明:臺博掌上博物館-AR室內定位導覽系統啟動記者會,長官貴賓與AR古魔翼龍合影)

先前在「AR擴增實境豐富導覽體驗 成為博物館新革命」這篇文章中介紹過AR技術結合博物館能與民眾做更深入的互動及溝通,現在到臺博館古生物館就能實際感受和電影「博物館驚魂夜」中博物館展品「復活」起來相同的體驗。為積極推動臺灣AR產業發展,由經濟部工業局支持,宇萌數位科技這次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及化石先生合作推出「臺博掌上博物館」,為國內博物館首次運用「AR 室內定位導覽系統」使古生物及化石「復活」,多元的AR技術不僅使展品更加栩栩如生,還能讓展品與觀眾互動,為科普教育增添更多趣味與可能性。

文章目錄

臺博掌上博物館結合AR室內定位導覽,讓大家搖身一變古世紀知識達人

(圖片說明:透過marq+ AR擴增實境App使黃河巨龍化石出現360°環景還原之過程。)

「臺博掌上博物館」以趣味性與知識性的方式,引導民眾們觀賞化石展品,同時與滅絕的古生物互動,一窺牠們的樣貌。展出內容包含了館外10個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即時定位服務)AR 集章活動、40個 AR 室內定位導覽,更復活了18件化石展品、還原2個中生代場景,未來將分期推出不同主題的AR互動。

(圖片說明:與會貴賓觀看黃河巨龍AR復原畫面)

宇萌數位科技執行長 白璧珍表示,宇萌在2018年取得AR室內定位導覽專利後,花了兩年的時間發想設計及尋找適合的應用場域,最後導入臺灣博物館,是因為其同時具有教育性、知識性及娛樂性之意義,且此次導覽將AR室內定位技術與AR平台「marq+」整合,讓民眾進入館內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就能即時體驗,使AR應用更貼近一般人的生活。按照AR技術發展的趨勢,未來AR擴增實境勢必會深入更多場域,提供民眾豐富生動的互動觀展體驗。

AR室內定位導覽系統是什麼?

提到這次「臺博掌上博物館」是國內首次在博物館中使用了AR室內定位導覽系統,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應該是為何不是使用GPS定位呢?主要原因在於訊號及精準度問題,GPS使用的是衛星訊號,在室內接收到的訊號非常微弱,其最理想的使用場景是在寬闊且沒有遮蔽的室外。而在室內,通常都會出現訊號被遮擋或無法搜索到GPS信號的情況。

利用AR室內定位導覽系統,需要將實際場域的大小精確測量,製作出虛擬博物館,再透過同步定位與地圖建構技術(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使智慧型裝置探測博物館環境中各展件距離,最後將各路徑點疊合,就能夠打造出精準的室內地圖。

AR博物館帶給教育產業和學校的好處

臺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臺博館為了讓觀眾更貼近博物館展件,以及容易理解展覽的知識內容,近年來借助科技的力量,創造學習環境提供兒童觀眾自主學習,透過五感體驗、互動探索的展示裝置,引導觀眾參與。此次AR導覽系統正好呼應博物館典藏加值與觀眾體驗的未來趨勢,在跨領域團隊的合作下,用AR科技的力量使古生物及化石復活,不僅讓博物館的導覽更多元化,也能為觀眾創造美好難忘的博物館經驗。」

這次在臺博掌上博物館擔任技術指導單位的宇萌數位科技,十年來致力於AR擴增實境技術,希望這次透過AR博物館,能夠幫助到學校、教育體系、家庭教育,或是更多落實科普教育的機會,也讓AR互動展覽體驗能強化多元學習的方式,不斷為博物館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更多文章

訂閱icon3

訂閱arplanet電子報
隨時掌握最新XR產業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