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賦予歷史新生命,開啟文藝復興數位新篇章

文/白璧珍

XR傳教士

宇萌數位科技執行長

台灣實境科技創新發展協會名譽理事長

結合XR科技幫助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展示方式,讓歷史不再受限於實體空間與時間的制約,賦予文化全新的生命力,讓文化資產在數位世界中永續傳承。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正站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一個歷史與未來交匯的奇點。美國科技趨勢專家Kevin Kelly在「5000天後的世界」(2023)書中提到,「在鏡像世界中,歷史將成為動詞」。透過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 XR)技術,時間如同一把鑰匙,可以轉動開啟通往任何時間點的時空之門,而一般認為無法重現的歷史,將透過科技再現的方式與大眾見面,對文化資產的保存帶來了全新的變革。也因此,A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VR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與MR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也將不僅僅是一種數位科技,更是一種全新的敘事方式,一種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情感紐帶。

XR技術在文化資產保護領域的應用,猶如提供強大的工具,去記錄、保存和傳承珍貴的文化遺產。目前文化歷史相關XR案例在全球蓬勃發展,以下分別針對重點經典案例進行解析:

一、古蹟與考古現場:將歷史展現在眼前

古蹟與考古現場是承載歷史現場的實體場所,許多文化遺產往往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損毀或消失,這使得我們無法完全理解與想像其中的歷史背景及文化價值。然而,XR技術的出現使得這些歷史場景得以復原和延伸,透過視覺化的閱讀歷史,使得觀眾能夠深入探索、感受和互動。

案例一:羅馬競技場的擴增時空之旅

以羅馬競技場(Colosseum)為例,這個世界著名的半頹圮古蹟,在2020年透過AR擴增實境技術還原了過往的雄偉與壯觀,遊客可以戴上使用AR/MR載具,身臨其境地進入到古羅馬時期的競技場中,觀看古戰車競賽,聆聽當時觀眾的呼聲,還可立即播轉到19世紀了解歷史的演變,彷彿進行了一場超時空之旅。這樣的體驗不僅重現了過去的歷史場景,還能讓觀眾對羅馬的古文明與社會結構等有更深刻的理解,進一步帶動了古蹟的觀光價值。

遊客戴上AR/MR載具,身臨其境地進入到古羅馬時期的競技場中,觀看古戰車競賽,還可立即播轉到19世紀了解歷史的演變,這樣的體驗不僅重現了過去的歷史場景,還能讓觀眾對羅馬的古文明與社會結構等有更深刻的理解,進一步帶動了古蹟的觀光價值。

圖片來源:公視《擴增實境還原古羅馬競技場 防疫旅遊新體驗》

案例二:諸聖教堂的AR考古探索

基隆和平島有一座諸聖教堂,是西班牙時期的傳教士的居住遺址,經考究位處基隆和平島的一座公共停車場,多年前清大考古團隊挖掘出了遺跡,並透過「大基隆歷史現場再現計畫」進行重建與展示。空蕩蕩的考古遺址現場,為了讓大家體驗與還原當時的黑衣教士與殯葬儀式等樣貌,特別透過了AR擴增實境技術,在現地一比一還原了當時的教堂場景與西班牙式時期的儀式流程。這種融合虛擬與現實的體驗不僅豐富了無形文化資產的展示性,更大大增強了觀賞體驗,也讓人們更好地理解這些古老遺跡的建造與文化背景。

XR技術的應用正逐步改變我們對歷史、文化和遺產的認識方式,這些技術不僅能夠讓過去的歷史得以「重建」並呈現在當代人面前,還能夠活化古蹟、考古現場、歷史路徑、歷史人物和博物館等文化場域,使歷史成為一個可以參與、感受和理解的動態過程。無論是在教育、觀光還是文化遺產的保存上,XR技術都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賦予歷史新生命,成為文化保存必備的數位工具。

  • 資料視覺化:AR使工程師、設計師等專業人員能夠與3D模型和數據進行實時互動,增強工作效率和決策品質。
  • 沉浸式模擬:觀光、醫療、工業等行業將利用AR來進行無風險的場景模擬訓練。
  • 行銷零售創新:AR將成為顧客個性化體驗的核心,能夠顯著提升產品展示的豐富性與購物轉換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