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 COMPUTEX 預測未來十年科技趨勢: AI×XR全面加速應用指南
文/白璧珍
XR傳教士
宇萌數位科技執行長
XRA台灣實境科技創新發展協會名譽理事長

隨著5G技術在全球普及與通訊技術不斷演進的基礎上,6G(第六代行動通信技術)已經是眾所矚目的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全球預計將於2030年前後投入商業應用。5G 與 6G 的發展如同接力賽,在 5G 持續發展的同時,6G 也蓄勢待發,目前正以5G-Advanced 作為過渡期,透過邊緣運算、AI 等技術強化 5G,並整合衛星通訊,邁向全球網路無縫覆蓋的目標。6G的來臨,將不僅提升數據傳輸速率,還將帶來顯著的網路可靠性、低延遲、連接密度和能效。與5G相比,6G有望帶來更高的頻寬、更低的延遲和更多的應用場景,尤其是在智慧城市、物聯網(IoT)、無人機、人工智慧(AI)、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和元宇宙等領域,5G技術的普及與6G願景逐步實現,實現了XR延展實境與元宇宙的概念,也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各個產業,特別是在智慧工業和醫療領域。這些技術的融合不僅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更為我們開啟了一個虛實融合的未來。今年5月可謂是科技產業的年度高峰月,從西雅圖的 Microsoft Build、矽谷的 Google I/O,到台北的COMPUTEX,一連串指標性技術發表與趨勢對話,構築我們對「下一世代數位生活」的全面預覽。這些國際級舞台不約而同地聚焦於 AI 的演進與應用,揭示它不再是單點式的技術,而是一種全面滲透的未來語言。而今年的 COMPUTEX 更是交織出一條重要訊號──AI 與 XR 已不是想像,而是全面加入應用的大趨勢。
尤其可以看到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一年比一年聲勢壯大, 今年特別以「AI Next」為主題,呈現的不僅是產業風向,更是一場生態系的大檢閱。從 NVIDIA、高通(Qualcomm)、聯發科(MediaTek)到鴻海(Foxconn),科技巨頭齊聚台北展示AI的下一步布局,也釋出 XR 與 AI 技術逐步整合的應用脈絡,預示著未來數位操作將走出螢幕、進入即時且沉浸的場域互動中。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 COMPUTEX 開幕前的主題演講中強調,算力已成為新的基礎建設,並預告台灣將在 AI 和機器人領域扮演核心角色,同時公布了 NVIDIA台灣新總部將落腳台北北士科。此外,黃仁勳執行長也預言通用機器人將是下一個兆元產業,而 AI 將加速機器人的升級與學習。Gartner 2025的科技趨勢也呼應此方向,指出多功能機器人(Polyfunctional Robots)將是機器人的未來,能支援而非取代人類,且具備更高的投資報酬率。
高通執行長 Cristiano Amon 也在其主題演講中指出,AI 正從根本上重塑裝置的運作模式,並將取代傳統的使用者介面,成為新的人機互動核心,他認為 AI Agent的崛起將驅動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的演進,使其可能轉變為一個代理人市集,高通亦將邊緣端AI (Edge AI) 視為實現突破性 AI 體驗的關鍵。
聯發科技作為重要的AI供應鏈成員,在今年COMPUTEX則展出了從邊緣到雲端的AI 願景。他們切入 AI 伺服器領域,透過 SSD 模組取代部分 HBM 降低 AI 訓練成本,並與 NVIDIA合作推出售價相對親民的AI PC。聯發科也憑藉其在 SerDes 等底層技術的長期累積,以及在網通領域的經驗,構建完整的AI 生態系。聯發科技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博士也在演講中深入探討AI、6G、邊緣運算、雲端運算在數位轉型所扮演的角色。不只如此,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則分享了其「AI 工廠」願景,透過AI代理人、數位雙生與 Omniverse 模擬訓練機制,重新定義製造業。他認為 AI 與機器人結合將成為解決先進國家勞動力枯竭問題的新解方。不論是由科技巨頭或 AI 引爆的熱潮,這些跨界的創新應用,預示著AI與XR深度融合的新紀元即將到來,重新定義了未來數位轉型的範疇與可能性。

AI × XR加速器,驅動智慧情境
COMPUTEX 2025的亮點不僅是科技巨頭的趨勢演講,展會中的硬體設備也備受矚目,XR裝置的轉變,已不再只是消費性電子的延伸,而是 AI 應用情境的最佳載體。如和碩在 COMPUTEX 展出重量不到 45 克的 AI 驅動 AR 眼鏡,強調全天佩戴的舒適性與語境感知能力;同時Google I/O 釋出搭載 Android XR 的智慧眼鏡原型,透過 Gemini 模型,實現視覺理解、語音互動與即時翻譯,這些裝置的背後,是 AI 與 XR 的深層整合。生成式 AI 大幅降低 XR 內容製作門檻,透過模型生成虛擬場景與互動角色,讓 XR不再是重資產的高門檻產業,而AI晶片與演算法的演進,則成為強化體感定位與即時回饋的核心引擎,從沉浸互動到智慧回應,我們看到的不是XR的單點創新,而是XR成為AI 的靈魂,讓科技相互疊加後變得真正「能理解世界、回應情境」。
產業轉型的新敘事:AI × XR 應用落地圖鑑
COMPUTEX 展場中的每一場主題演講與展示攤位,都在說明同一件事:AI 正加速走出伺服器機房,透過XR進入我們的眼鏡、手錶、家電、工廠與城市街道。創新科技已從「輔助工具」轉變為「情境翻譯器」,重新架構人與資訊、人與空間、人與任務的關係。而AI結合XR的應用場景更是現在的趨勢,如:
- 外科醫療訓練的臨場模擬:醫學院及臨床機構導入 XR 元宇宙與 AI 技術,模擬高擬真手術情境,訓練醫護人員進行如環甲膜切開術、氣胸處置等高風險操作,顯著提升臨床應變與技術熟練度。
- 智慧工廠的操作流程指引:製造業導入 XR 元宇宙技術搭配 AI,自動將操作說明書轉化為 3D 指引流程,並由流程制定者、任務管理者與執行者三方在現場協同操作,使新進人員能依據可視化指引迅速掌握標準流程,顯著降低操作錯誤與溝通成本。

透過 XR 元宇宙與 AI 技術協作,傳統操作手冊轉化為 3D 流程指引,有效降低錯誤率與溝通成本,加速製造業智慧轉型。
圖片來源:宇萌數位科技
- 虛實融合的餐飲服務創新:連鎖餐飲品牌導入 AR 菜單與 IoT 串聯點餐系統,打造沉浸式顧客體驗的同時,後場廚房也能即時同步備餐,提升整體運營效率。根據 Square 調查,87% 消費者體驗過 AR/VR 餐飲後願意再次參與,但同時有 92% 表示仍重視人員互動,顯示科技與人性的平衡將是未來關鍵。
- 文化內容的沉浸再現與文物 IP化:透過 XR 技術讓觀眾遠距參與展覽、身歷其境探索藝術與歷史。從 360 度導覽網站到可互動的虛擬觀展空間,不僅拓展了博物館的服務半徑,更讓文化資源全球共享。
- XR 驅動的新媒體製播革新:透過5G XR 製播平台,製播團隊結合 5G 即時傳輸、XR 遠距共演與 AI 圖文疊加等技術,實現虛實融合的新聞節目製作。此應用場域已擴展至教育、政策宣導、品牌發表與 VTuber 實境節目等,透過虛擬場景建構、虛擬運鏡與跨平台串流,大幅降低製作門檻並提升互動參與度,實現媒體內容創新的效率轉型。

以 5G XR 製播平台驅動的虛實融合新媒體場景,結合即時傳輸、虛擬攝影棚與 AI 圖像疊加技術,打造跨教育、政策與品牌的互動內容製作新模式。圖片來源:宇萌數位科技
從 COMPUTEX 到Google I/O 所釋出的趨勢來看,這場科技趨勢融合將定義下一個十年科技的關鍵敘事。AI將成為每個應用的底層引擎,XR則是情境體驗的視窗介面,我們所迎來的,不僅是一個更智慧的設備時代,而是跨場景、多模態、無界限的使用者體驗重構期。AI × XR 的深度融合將不僅是某一個品牌或產品的戰略佈局,而是整體產業進化轉型的大趨勢。